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金代「承安寶錠」(圖照)*正確名稱為「承安寶貨銀錠」



 



 



  此圖為嘉義新聞稿下載.


金代「承安寶錠」815年前,金朝女真人用的白銀貨幣,更破了中國史上2個第一,是最先官方發行的銀錠,也是首次為了解決通貨膨脹發行的法定貨幣,歷史價值可見一斑,更曾在拍賣會上,賣出4千多萬的高價。外觀像花生外殼的八字型,上面刻有「承安」字樣.


承安寶貨銀錠:金代貨幣, 長4.8厘米,厚0.55厘米,重58.5克。從出土實物來看,宋、金時期的銀錠,多呈束腰銀板狀,板身厚實,板頭分方頭與圓頭兩種。而“仰面似船,覆置似案”的元寶形式尚不多見。銀板上的鏨文表明它多用于納稅,而且已有鑄造人、鑄造地、驗收人、過秤人、年月日等字和花押。由此可知宋金時期銀鋌管理嚴格,銀貨幣化加深。


  承安寶貨銀錠鑄造于金承安二年(西元1197年),形製為束身圓頭板形錠,表面略內凹,鏨刻有銘文“承安寶貨一兩半”及“庫□部□”字樣,並非十分規範。

  承安寶貨是金代的一種白銀貨幣,因為當時鑄量稀少,流通時間很短,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一直未被發現。所以,承安寶貨非常罕見,價值極其珍貴,因為長久未識其廬山真面目,所以不少錢幣學者誤以為它是圓形方孔的形製。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發現後,才澄清了原來人們對承安寶貨的種種誤解。

  金朝在章宗時期,由於形勢的需要,政府加緊備戰,造成軍費與日俱增,財政入不敷出。政府為了消除財政危機,解決交鈔日益貶值、銅錢匱乏等種種矛盾,于承安二年(1197年)將“舊例銀每鋌五十兩”改鑄為便於流通的“承安寶貨”銀錠,自一兩至十兩,分為五等,每兩折錢二貫。據《金史‧食貨志三》所載:“(承安二年)十二月尚書省議,謂時所給官兵俸及邊戍軍需,皆以銀鈔相兼。舊例銀每鋌五十兩,其直百貫,民間或有截鑿之者,其價亦隨低昂,遂改鑄銀名“承安寶貨”一兩至十兩分五等,每兩折錢二貫”。這是中國歷史上自漢武帝以來第一次正式以銀為貨幣,即以白銀為法定銀幣。

  承安寶貨在鑄行初期,得到了金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流通不久之後,民間私鑄蜂起、氾濫,人們為降低成本,多雜以銅錫,造成銀錠成色降低,劣幣充斥市場,致使“京師閉肆,寢不能行”,導致商民拒用,商肆倒閉。面對如此局面,金政府束手無策,不得不于承安五年(1200年)被迫停鑄承安寶貨承安寶貨從始鑄到停鑄,只有短短的三年時間,且鑄量少、流通地域狹窄,無實物流傳。加之,史書又沒有明確記載,故人們一直對其形製不甚明暸。不過,亦有前人考證認為“承安寶貨”為鋌形。這一觀點,從近年出土的實物,基本得以證實。

  1981年,黑龍江省阿城縣楊樹鄉一帶(金故都上京會寧府附近)出土一兩半“承安寶貨”1枚;同年黑龍江省人民銀行清理庫存時又發現一兩半“承安寶貨”4枚。這兩次發現引起了錢幣學界的巨大轟動,專家學者紛紛對此發表看法。這兩次發現的5枚“承安寶貨”,形製相同,均為馬鞍形,上下寬,兩端圓弧,最長4.5厘米,腰寬2.1厘米,厚0.05厘米,重48.8克,四周鑄三道水波紋。面文、押記亦相同,表面中部均鏨刻“承安寶貨”、“一兩半”、“庫□”、“部□”及金人特有的押記符號,並非十分規範。無獨有偶,1986年遼寧省人民銀行在庫存雜銀中,也發現了與黑龍江省相類的一兩承安寶貨2枚。1987年6月內蒙古興和縣也曾發現一件一兩半的承安寶貨。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所發現的8枚銀幣,事關重大、意義非凡,它使長期困擾在中國貨幣史上有關承安寶貨的謎團,迎刃而解。

  金代對於黃金,雖然也倍加珍視,但不用作貨幣,流通支付只用白銀,所以金代對中國的用銀制度影響很大。金代初年,沿用遼、宋舊錢,因為境內銅礦資源缺乏,遂實行交鈔,與銅錢並用;後又鼓鑄銅錢,數量不多,便大量發行交鈔以充國用。儘管朝廷不承認白銀為本位貨幣和白銀儲備為貨幣基金,名義上也以錢貫為準,但實際上白銀在當時社會起到了本位貨幣的作用,取得了法定貨幣的資格。如要以銀鋌交納賦稅,當鈔法行不通時,政府甚至明令規定上交銀和鈔的比例,這使得白銀成為當時正式行用的通貨。這一客觀事實,從金代銀鋌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稅銀,那些加蓋“使司”戳記的銀鋌也是收繳稅銀的一部分,經過檢驗後又流通於世間得到印證。

  所以,承安寶貨是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白銀貨幣,並與銅錢、寶券保持兌換關係,是金代政府的法定貨幣。承安寶貨的用途廣泛,史書記載金章宗時期曾用白銀作為供給官兵薪俸和邊戍軍需,獎勵南糧北運等,承安寶貨是取代舊例銀的白銀貨幣,其使用範圍比舊例銀更為廣泛,除了賦稅、軍費、俸祿之外,還用于商業流通。

  至今發現的承安寶貨只有一兩和一兩半兩種,成色95%以上。按照承安寶貨每兩折銅錢二貫推算,其五等面值應該是一兩、一兩半、二兩半、五兩和十兩。承安寶貨流通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半,但其在中國貨幣史上卻有著重要的作用,它的鑄造和流通是對白銀貨幣的第一次改革。而且,承安寶貨存世量極其罕見,亦成為錢幣學者和收藏鑒賞家珍視的對象。

 價值不菲▲員警掌心捧著的兩枚不起眼老舊銀錠,據稱是被大陸視為歷史珍寶的金朝「承安寶貨」銀錠,價值不菲。(廖嘯龍攝)  外觀和大小比率...比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