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憂鬱症.從(基因分析),影響情緒、思考的關鍵就是血清素.

    法官多讀書不要再濫判了】憂鬱症不是(妳問她答)就可亂判了事....是要專門醫師蒞庭答詢..搞什麼...只是(感情憂鬱)而已.自行胡編個名詞??連精神(病歷)內有英文搞不懂就都(未審酌).還敢判決...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 龍佛衛 )發表「自殺與基因」的研究.





*龍佛衛表示,從基因分析來看,影響情緒、思考的關鍵就是血清素,當血清素被分泌出來,有些人的血清素無法運作、血清素濃度過低,情緒會變得較為低落,需靠抗憂鬱劑等藥物控制,劑量使用要恰到好處,需由醫師評估使用。


健康民眾自殺主因 情緒控制差2009-12-20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今天發表論文顯示,憂鬱症患者憂鬱程度愈嚴重,自殺率愈高。健康民眾自殺的因素,主要與情緒控制有關,例如曾有一名20多歲學生只因與人吵架就自殺。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龍佛衛中午在「2009年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發表自殺與基因論文,分別針對有精神疾病者、內外科疾病就診者、社區民眾,各抽樣2000多名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發現有精神疾病、憂鬱症患者,憂鬱症嚴重程度愈高,自殺率愈高。

 中央社台北20日報導,龍佛衛表示,分析內外科疾病就診患者,影響自殺率的因素,主要是自卑心理,其次是情緒控制及憂鬱。影響一般民眾自殺的因素,主要是情緒控制,其次是自卑

 龍佛衛指出,另分析432名健康者、109名曾自殺且沒有精神疾病者、385名有憂鬱症但未曾自殺者,以及105名有憂鬱且曾自殺者,發現與前項研究結果相符,憂鬱程度愈嚴重,自殺程度愈高;但一般民眾的自殺因素與憂鬱症無關。

 龍佛衛表示,以往宣導重視憂鬱症或憂鬱傾向患者,請家人多關心、定期追蹤等;不過,現在更重要的是情緒管理。

 他舉例說,曾有一名20多歲學生只因與人吵架就自殺。因此,他建議未來大學通識課程、國小教育等,進行情緒控制教育,教導民眾如何紓解情緒、做好情緒管理。

 另外,龍佛衛表示,從基因分析來看,影響情緒、思考的關鍵就是血清素,當血清素被分泌出來,有些人的血清素無法運作、血清素濃度過低,情緒會變得較為低落,需靠抗憂鬱劑等藥物控制,劑量使用要恰到好處,需由醫師評估使用。 【中央網路報】

1 則留言:

  1. 這下知道這些藥可不是萬靈丹了吧!

    以下文章轉自: 
    (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 抗憂鬱劑為何對近半的用藥者無效?----從知名期刊的最新研究結果來探討抗憂藥無效? 難治療近半病患 更新日期: 2010/01/15 00:07 【中央社芝加哥13日路透電】抗憂鬱劑無法治療近半數用藥者。在科學期刊「神經元」(Neuron)中,一篇以老鼠作實驗的研究可以解釋原因。
    多數抗憂鬱藥物,包括常使用的百憂解(Prozac)與樂復得(Zoloft),都是藉由增加血清素以達到效果。血清素是大腦神經傳導素,由大腦中區的縫合神經元(rapheneurons)製造。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員漢勒內(ReneHen)今天表示,大腦中區接受過量單一血清素受體的基因改造鼠,較不易對抗憂鬱劑起反應;他在電話訪談中指出,這些受體將抑制(製造血清素的)神經元活動;過量受體將過度抑制這些神經元。
    漢勒內表示,這項研究結果有助醫師了解某種抗憂鬱劑是否能夠發揮療效;也可讓藥廠進行更多臨床實驗及研發新藥,讓無法受惠於傳統抗憂鬱劑的病患得到幫助。

    我建議大家對精神科藥物治療有疑問或有興趣,有機會,多看看相關的醫學研究的報告,就會發現裡面有許多醫學真相,這是一般在醫院門診的醫師不會告知患者的。以抗憂鬱劑來說,近半數的憂鬱患者,在抗憂鬱劑的治療下無明顯療效,目前原因也還不是很清楚,最近美國紐約的醫療研究團對老鼠的試驗研究發現: 對大腦產生血清素的區域若本身的血清素受體的基因經過改造,這些族群對抗憂鬱劑較難有反應,而且,這些受體在接受抗憂鬱劑治療時,還會抑制製造血清素的神經細胞產生血清素的活動,藥物刺激使受體過度抑制這些神經細胞的現象也存在。 這提醒我們,目前對抗憂鬱劑為何對近半數的憂鬱患者,可能存在的身體機制必須進一步瞭解,而我認為抗憂鬱劑的服用,可能會引發自殺的想法或行為(FDA從2004年就發表公告的警語),若與此有關,也希望有進一步研究來證實及釐清,幫助大家避開可能反而更有害的治療方式。相關的研究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直接去找這篇研究來深入瞭解: 5-HT1A Autoreceptor Levels Determine Vulnerability to Stress and Response to AntidepressantsNeuron, Volume 65, Issue 1, 14 January 2010, Pages 40-52
    Jesse W. Richardson-Jones , Caryne P. Craige , Bruno P. Guiard , Alisson Stephen , Kayla L. Metzger , Hank F. Kung , Alain M. Gardier , Alex Dranovsky , Denis J. David , Sheryl G. Beck , René Hen and E. David Leonardo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