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醜聞: 南港展覽館弊案,七位教授因貪汙收賄.
( 大學教授的虛偽與墮落 ) 2009年11月26日蘋果日報
台灣目前總計有135所公私立大專院校普設碩博士研究所,從普設研究所的浮濫,聯想到最近洪蘭教授指摘大學生的不敬業態度,引起多位大學教授的響應,然而當大學出現墮落與無恥的教授時,學生又能奈何!南港展覽館弊案,七位大學教授因貪汙收賄,均被判重刑,可謂師道沉淪。
台灣的大學普設研究所美其名是培育高等研究人才,其實有不少是以賺錢為目的。有許多研究所招生,在大四時就開始一般生推甄,及在職生甄選,幾乎只要報名,就會錄取,「資料審查」、「面試」或「筆試」只是徒具形式而已,但也常被考生檢舉不公與黑箱作業。研究所降低入學門檻,進而大幅貶低碩博士的學歷價值,使原本精英式的研究所教育平庸化而已。
面談少不了「伴手禮」
廣設研究所造成的問題,乃在於大學生本身有沒有足夠的能力讀研究所,他們的社會歷練、工作經驗、心理成熟度與研究能力究竟準備好了沒有?歐美大學研究所普遍設有入學門檻,大學畢業後要工作二至三年以上,才可以申請就讀研究所,自有其意義。德國大學的碩士研究所大多要念4年,要有足夠的學術養成的時間,才會培養出一定的碩士水準,不容速成。
台灣的大學研究所已逐漸變成一種「商品化」與「黑店化」,也就會產生道德的流弊,普遍存在於台灣的各大學內。有的教授專門指定社經地位高的研究生當指導生,因為有許多「資源」與「邊際效益」可以攫取,例如:指導教授平時約學生面談論文,這些大咖的學生知道教授的口味,一定「禮數周到」;在畢業前,為了順利排入口試,也一定拚命送禮,等口試通過後,指導教授明指論文缺點還是很多,又面談多次,每次去也少不了「伴手禮」。畢業前,教授又暗示,假借成立清寒獎學金之名,每人要捐款給研究所;有的教授要求研究生要給鉅額的「指導費」,有的教授還將學生的論文「外包」,從中牟利;有的教授甚至指定頂級大飯店飲宴,又「續攤」等,都是學生埋單。像類似這些行徑,與南港展覽館弊案的七位教授評委,又有何不同。
有的在職研究生是企業人士,常被教授要求要搞「產學合作案」,教授則要求一般生去撰寫這些企畫案的報告,當成課程裡的作業或個案,不寫者則被威脅該課程會被當掉,所以一般生都被教授利用,成為「無價勞工」。更嚴重者,這些教授還常要求或威脅學生發表論文在期刊上,然後掛教授的名字,以利教授的升等,若不從者,則很難畢業。
沒錢沒勢口試遭刁難
這種畸形的現象反映在論文口試上,人情冷暖更是發揮到淋漓盡致。口試時,指導教授都是找與他有交情的外審教授,而內審教授又是自己的好同事,外加吃飯送禮等,所以口試就像表演藝術一樣,大家心照不宣。與指導教授有利益關係者,口試就一定順利與高分通過,反之,平時跟指導教授沒有特殊利益關係者,或是沒錢沒勢的一般同學,則口試時常常遭到白眼與刁難。
研究所的學生們單純又可憐,為了想要拿到碩士文憑,面對這些老狐狸教授們,只好忍氣吞聲,任憑利益薰心的教授們宰割,又有誰來為這群研究生們爭取權益與伸張正義呢?在大學「教授最大」無限上綱的氛圍下,又有誰來監督與糾正教授們的恣意妄為與無法無天呢?如果大學的研究所已經失去如牛津學者紐曼(John Newman)所言的大學理想時,當教授眼裡一切只向錢看時,請問大學的研究所還剩下什麼?
作者使用筆名(田士農),現為大學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