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 傷 的 種 類 ◎
Ι、開放性傷口 Π、非開放性傷口
★切傷(Incised Wound) ★挫傷(Contused Wound)
以鋒利器具(如刀片、玻璃…….) 因猛力作用或重物壓迫造成表
造成邊緣平整之傷口。 皮無損但皮下組織受損之傷口,
如瘀青、瘀血。
★裂傷(Lacerated Wound) ★水皰傷
由於碰撞(如爆炸、車禍)造成 因刺激物、摩擦、熱力等造成表
組織撕裂、缺損,邊緣粗糙不平 皮與皮下組織分離且含滲出液之
整之傷口。 傷口,如燙傷、灼傷、摩擦水泡
等。
★刺傷(Punctured Wound) ★扭傷(Sprain)
以尖銳器具(如釘、針…..)或極 因關節過度深閃或屈曲時造成,
速物體(子彈、箭…)造成創面小 常合併皮下出血、腫脹、疼痛及
而創傷深之傷口。 關節運動障礙等…….。
★擦傷(Abraded Wound)
由於摩擦造成表皮損壞之傷口。
◎ 處 理 原 則 ◎
★ 切 傷、裂 傷
* 抬高患部並間歇性壓迫止血。
* 清除傷口異物(如用生理時鹽水沖洗……),如有必要應予以擴創,並檢
查有無軟組織以外的傷害。
* 以優點局部消毒,較大傷口時則再用抗生素軟膏塗敷。
* 外層以紗布適度包紮,避免潮濕並定期換藥。
* 各項處理原則仍應視傷口情況由醫護人員權宜治療(如轉診、縫合、接種破
傷風疫苗),請尊重專業人員建議並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
★ 擦 傷
* 儘量清除傷口異物(如鑷子、刷子或用生理時鹽水沖洗),以免留下永久污痕,
並檢查有無軟組織之外的傷害。
* 以優點局部消毒(如為小傷口則處理至此並保持乾燥即可)。
* 較大傷口時則在使用抗生素軟膏塗敷(或以含抗生素之細網紗布敷蓋傷口,如為
乾淨傷口則無此必要)。
* 外層以紗布適度包紮,避免潮濕或日光直射,並定期換藥。
* 如有大量漿液滲出時,則每次換藥時應連同細網紗布更換,否則應保留原細網紗
布以利皮膚上皮形成,並重新塗藥後再以紗布包紮完成後,細網紗布將自動脫落。
* 各項處理原則仍應視傷口情況由醫護人員權宜治療(如轉診、接種破傷風疫苗
……..),並請醫護人員密切配合。
★ 刺 傷
* 儘量清除傷口殘留異物或碎片,如有必要應予以擴創,並檢查有無軟組織以外的
傷害。
* 以優點或雙氧水局部消毒,較大傷口時則再用抗生素軟膏塗敷。
* 避免潮濕,定期換藥並隨時檢視有無深部發炎或化膿現象。
* 各項處理原則仍應視傷口情況由醫護人員權宜治療(如轉診、接種破傷風疫苗…….),並請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
★ 挫 傷
* 抬高患部,消除腫脹。
* 初期冰敷減少瘀血擴散。
* 局部熱敷促使皮下瘀血自然吸收。
* 若能保持表皮完整無須任何局部消毒或包紮。
* 各項處理原則仍應視傷口情況由醫護人員權宜治療(如轉診、接種破傷風疫苗…….),並請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
★ 扭 傷
P:保護避免再度傷害(Protection),如彈繃、膠帶…………..
R:休息(Rest),使用肢架、柺杖………….
I:冰敷(Ice Packing),用於最初24~48小時,其後冷熱敷交替使用。
C:壓迫及固定(Compression and fixation )
E:抬高患部,消除腫脹(Elevation)
★ 燙 傷、灼 傷
◎ 皮膚外觀與症狀:第一度→輕度至重度的疼痛紅腫皮膚受壓變蒼白,皮膚乾
燥、細小且薄的水泡。
淺二度→大且厚層的水泡蓋住廣泛的區域,紅腫疼痛。
深二度→水腫;斑駁紅色底層;上皮破損;表皮潮濕、發
亮、會滴水。
第三度→不同變化,如深紅色、黑色、白色、棕色乾硬表
面。水腫。脂肪露出,組織潰壞,幾乎不痛。
◎ 燙灼傷急救5步驟:1沖→2脫→3泡→4蓋→5送
* 大量冷水沖洗 、浸泡20~30分鐘。
* 去除傷口表面衣物或異物。
* 以乾淨濕布或紗布覆蓋傷口,並儘快送醫治療。
* 抬高患部,消除腫脹。
* 保持皮膚表皮完整,不須刺破水皰。
* 直接以燙傷軟膏敷裹傷口,不須優碘消毒,並以紗布適度包紮完成。
* 各項處理原則仍應視傷口情況由醫護人員權宜治療(如轉診、接種破傷風疫苗
…………),並請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