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

精神病的界定及定義



 精神病的界定及定義


http://tw.myblog.yahoo.com/jw!_gT3HvmTExQ04e1QY3Sb/article?mid=1012&pk=%E7%B2%BE%E7%A5%9E%E7%97%85







1. 怎樣界定精神病?








 一般來說,「精神病」包括了所有心理、思想、感覺、情緒、以至行為的病變,這些病變使患者在生活上、人際關係上、或是個人發展上產生明顯的問題或困難,甚至喪失正常的生活能力。如今「精神病」的範疇很廣,其嚴重程度也有很大分別,失眠症、適應反應障礙、神經衰弱、驚恐症、強迫症、燥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等都是比較常見的。當然,一些病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會出現,比如學習障礙、自閉症、過度活躍症等,而愛氏老年痴呆症則多發於六十五歲左右。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所謂的「精神病症狀」,醫生診斷「精神病」,會全方位地評估這些症狀的持續性,以及對患者生活功能的影響,從而作出以科學為依歸的妥善治療。 








 2. 什麼性格的人容易患上精神病?








 並非所有「精神病」都與性格有關聯,但通過臨床經驗與科學研究,我們不難發現某些性格特徵使人較難適應生活中的變化和打擊,而把思想鑽進死胡同(廣東話叫「牛角尖」),不能自拔。這些性格特徵包括了內向、悲觀、固執、孤僻、不善與人溝通、自我形象偏低、對別人的態度或看法過度敏感、以及極端主義和完美主義等等。性格不是說變就變的,性格的形成也有複雜的先天後天因素,但不斷修養完善自己的性格,可以更有效地抵禦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3. 精神病會不會遺傳?








 「精神病」的形成往往有很多因素,其中包括了性格、成長經歷、生活壓力、以及一些身體或腦部的病症,部份「精神病」也有頗為明顯的遺傳特性。比方說:「精神分裂症」患者親屬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會比一般人群高達六倍,而且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率越高。另外,燥狂抑鬱症、抑鬱障礙、焦慮症、愛氏老年痴呆症等都有頗為明顯的遺傳特性。值得注意的是,遺傳只是患上精神病的一小部分原因,從小培養堅強卻不固執的個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絡、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最有效地把身與心維持在最佳狀態。 








 4. 精神病會不會傳染?








 與精神病患者或康復者共處,無論其病情嚴重與否,都是不會受到傳染的。否則的話,所有精神科的醫生和護士豈不都一一病發了嗎?然而在極罕見的情況下,若有兩個與社會大眾隔絕的人長期相對,性格較柔弱的人也可能產生性格較強悍的人那套思想模式甚至妄想。所以我們與精神病患者或康復者相處時,應該同情和體諒他們的遭遇及感受,鼓勵他們勇敢地重投社會。 








 5. 精神病可否斷尾?








 很多人覺得精神病需要常期服藥,無法完全康復。事實上,不少第一次患上燥狂症、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只要遵照並完成整個療程,再加強面對逆境的能力,是可以完全康復的。反之,病情覆發次數越多,需要長期服藥的機會就會越大。既是如此,只要有醫護人員、家人、社會的配合,病情也會逐漸好轉。一些焦慮症類的精神病,如神經衰弱、驚恐症、強迫症等,由於與患者的性格和處世態度有頗大關係,病情會比較反覆。至於老年痴呆症,很可惜,現在還沒有治瘉的方法。 








 6. 精神病為什麼會覆發?








 導致精神病覆發的最常見的原因是患者沒有聽從醫囑,自行停止服藥。但這並不表示錯全在患者。患者停止服藥可能會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可能因為醫患間缺乏溝通信任,也可能因為對長期吃藥心生厭惡。所以,加強醫患溝通、加強家人朋友的支持鼓勵都極為重要。另外,生活中的壓力過重、家人的責罵甚至溺愛、社會上對精神病的歧視態度、等等都是使精神病覆發的罪魁禍首。一些身體上的疾病或醫治身體的藥物也可能加重精神症狀,這些都是醫生在醫治病人時需加倍留意的。 








 7. 精神病患者是否會有暴力傾向?








 有些人認為精神病患者會有暴力行為,會斬人,會把人推出馬路,這種看法是絕對錯誤的,也是帶歧視成份的。事實上,有暴力傾向的一般人比精神病患者多得多。相反的,大多精神病患者都比較怕事,怕被人傷害。不可否認的是,一些病情極嚴重的病人會經歷許多真假難辨的幻覺,會認為自己被旁人針對及迫害,甚至喪失判斷是非的能力,其原因也無非為保護自己而已。於是作為他們的家人和朋友和同事,一定要有加倍的耐心,並盡力尋求專家的幫助,切忌與患者爭辯,更不該用言語或行為刺激患者。 








 8. 醫治精神病是否一定要靠吃藥?








 醫治精神病,尤其比較嚴重的精神病確是以藥物為主。認知與行為治療是近年來頗為流行的一種方法,通過談話和練習,逐步改變患者的思想和行為模式,使患者更能適應人生的考驗。例如,認知治療對輕度至中度的抑鬱症的療效是可以跟藥物治療旗鼓相當的。一些嚴重的抑鬱症或木僵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等,醫生為了爭取較快的療效,為了拯救生命,或會建議一種名為「電驚厥」或「腦電蕩」的治療方法,這方法有幾十年的歷史,十分安全。一般來說,我們更建議無論病人與否,都應該積極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並常作運動。 








 9. 患上精神病前有沒有早期癥兆?








 有時候精神病會在嚴重的生活打擊或創傷後來勢洶猛,有時候卻會潛伏多年,逐漸侵蝕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能力、人際關係等。一般來說,在精神病成病或覆發前的數星期到數月間,患者會出現失眠、煩躁、焦慮不安、多疑、社交畏縮、與平常生活習慣脫軌等的變化。抑鬱症患者往往會訴說眾多身體上的不適,表現得力不從心,對很多事情失去興趣。躁狂症患者卻會精力旺盛,信心膨脹。如能盡快求醫及治療,不但效果較好,還可減低病症對自己與周遭人的影響。 








 10. 什麼是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是一種早期不正常精神狀態。患者的思維、情感或感覺會脫離現實,出現思想及言語紊亂、妄想被監視及被迫害、看到、聽到或感覺到一些不存在的聲音或事物、逃避與社會接觸等症狀。這種情況較常見於15-25歲左右的青少年身上。如果能及早察覺並及時治療,就可以減低或避免「思覺失調」發展成多種更為嚴重的精神病。根據國際研究數據推斷,香港每年約有700人會出現「思覺失調」這種精神狀態。市民可透過「思覺失調」熱線 29-283-283聯絡思覺失調服務中心,查詢並協助身邊可能出現「思覺失調」情況的人士。

 


全文引用:http://www.drktchan.com/diseseas_theroy_0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