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esejunkpreservation.com/ 當年影片...
(中央社)台灣將從美國運回的「自由中國號」,於1890年建造,不但可能是唯一僅存橫渡太平洋的中式木帆船,更可貴的是當年的航行紀錄與部分船員都還在,是相當珍貴的海洋文化資產。
由「Sung Shiow Li(宋孝禮)」在1890年建造的中式木造古帆船,因在基隆下水命名為「基隆號」,1955年參加美國紐約帆船協會主辦的國際帆船比賽,當時的台灣省主席嚴家淦將該船改名為「自由中國號」,從基隆港出發,是史上首艘無動力橫渡太平洋的中式古帆船,曾轟動一時。
「自由中國號」在當年4月出發,歷經多次波折,8月才抵達舊金山,卻錯過比賽,最後將該船轉捐給美國某博物館。「自由中國號」最初雖是國家財產,之後輾轉卻被棄置在美國舊金山貝梭島一家私人船場,因保管費龐大,船場主人原打算將它拆解銷燬。
前行政院長劉兆玄2年前得知此事,指派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屬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邀集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邱文彥、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監事曾樹銘等人,前往美國現勘,評估「自由中國號」文化資產價值。
邱文彥受訪表示,「自由中國號」航行紀錄、影像、照片與部分船員仍健在,也是最能表現古中式帆船與海洋精神的珍貴海洋文化資產。它可能是現存,完全依古法興建的中式木帆船裡,唯一且船齡最老的,也有可能是世界唯一僅存橫渡太平洋的中式木帆船。
當時船上的6名船員,其中包括時任美國駐台副領事麥克文(Calvin E. Mehlert)。
邱文彥敘述,古船僅艉部被改裝,艏部被削去一些,但仍保有古中式木帆船原貌,但已年久失修,「船場主人在去年過世,船場主人女婿表示,樂意將古船捐還給中華民國」。
因古船存放點離港口仍有段距離,要將全船完整運回,需耗費龐大貨櫃與海運費用,先訂做船架,並將船體打包運到舊金山奧克蘭港,再運返基隆,初估耗資新台幣700多萬元。
邱文彥說,總統馬英九也協助籌款,獲得企業贊助後,已順利委由海洋大學發包執行,期盼能在建國百年年底前成功運返台灣。
另外,「自由中國號」的船體與船舵分離,船舵被收藏在「舊金山海事博物館」內,現正在透過外交程序協調返台。
...................................................................
邀請51年前橫渡太平洋2船員
〔記者邱紹雯/基隆報導〕2006年基隆航海嘉年華會昨晚熱鬧登場,今年首度邀請到51年前參與「自由中國號」橫渡太平洋的2名船員周傳鈞、陳家琳返台參加,並播放當年6名勇士完成世界創舉的紀錄片,與民眾共同見證台灣航海史的榮耀。
1955年4月4日,6個年紀不超過30多歲的年輕漁船船長种玉麟、周傳鈞、胡露奇、徐家政、陳家琳與當時美國駐台灣副領事麥克文,從未駕駛過帆船,憑著過人膽識駕著木造帆船「自由中國號」從基隆港出發,成功橫渡太平洋,抵達美國舊金山,完成世界創舉,也替中國航海史寫下新頁。
各式靜態展覽 下午起分頭進行
昨天下午開始,各式靜態展覽分頭進行,晚上的海洋音樂會在副市長柯水源與2位英勇船長的揚帆儀式中正式揭開序幕,港區內船隻也同時鳴笛、噴水,歡迎船長的歸來,現場並播放記錄著當年以無動力木造帆船遠征美國的影片。
今天下午3點半,周傳鈞船長將於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舉行「中國航海史」演說,下午2點及5點在東2碼頭則有2場的海巡艇特快艇操演。
51年前 114天的海上壯舉
記者邱紹雯/專訪
那一天是1955年4月4日,自由中國號帆船首度出海,數千人在碼頭歡送,豈料,沒人會撐起風帆,帆船根本跑不動,就這樣在大海上漂了好幾天,後來被港務局的人發現,拖回港邊。
現年85歲的陳家琳與80歲的周傳鈞回憶,經過首航失敗的教訓,許多人勸他們打消念頭,但6個人並沒有就此放棄。再度啟航是在4月16號,陳家琳笑著說,第二次已經沒有人來送行了。那時,有老水手教他們如何撐起風帆,但沒人告訴他們,碰到大風浪該怎麼辦。果然,沒多久就遇到暴風雨,船舵、船尾皆被打壞,船員是在一次次風浪中摸索,學習如何與風浪相處,歷經114天的海上航行,終於抵達舊金山。
有人問起自由中國號的下落,周傳鈞說,當年靠岸後,帆船先是被美國海事博物館接收,之後,館方由於無法負荷木造帆船的維修費用,便當作破船丟置,一位美國人深覺可惜,想要接手,由於法令規定船隻轉手必須經過買賣的正式程序,館方便以一元的友情價賣出。美國人死後,自由中國號輾轉賣出3次,皆以一元賣出,象徵無價的情誼。
周傳鈞說,目前自由中國號仍在美國,為一名木匠所有,經濟狀況似乎也無法長期維護帆船的完整,若歷經輝煌歲月的自由中國號也能重返啟航的基隆,並妥善保存,將會更有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