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lib.com/search/ShowBook.asp?BookNo=H1363
何謂矩陣學習法?
究竟為什麼要學習?簡單來說,就是要提升現在的你。
我認為學習可以分為兩大方向。
其一就是把學習當作要在人生的戰場上脫穎而出的武器 。例如,在金融市場上為了 要與國際社會相互競爭,就必須學習最先進的金融財務工程。為了要面對世界各地的顧客,就要接受美語特訓。這些都是為了戰勝對手而把學 習當作「武器」的例子。
另一方面還有為了培養做人處世能力的學習。照理說,學習本來就不是為了和他人 競爭的武器。相反的,應該是連結人與人的「智慧」才對。例如:從前在歐洲地區如果沒有相當程度的人文涵養,就不可以出席上流社會的社 交活動。因為,當你想拉進與第一次見面的人的關係時,就要從「您覺得莎士比亞的那個作品如何?」之類的寒暄開始。所以涵養不僅是成年 人不可或缺的社交元素,最好也是自己本身的嗜好。
因此,大致可以將學習區分為二大類,對每個人來說,無論哪一種,都缺一不可。
學習是一件快樂崇高的事
所謂學習,就是改變。
我所生長的和歌山市,是一個典型的地方城市。我父親在商店街上做小生意,我是這個平凡又普通的家庭裡的次男。記憶中我曾經一邊看著父親工作的身影,一邊納悶的想著:為什麼如此辛苦的工作,生活卻不能再富足一點呢?現在回想起來,也許就是那個念頭,給了我要好好讀書的啟發。
那是一個看不見未來的年代,所以我雖然年紀小卻已經感到茫然與不安,覺得自己若不堅強一點一定會生存不下去。如果只知玩樂,肯定會一事無成。
後來覺得讀書有時候雖然辛苦,但還是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快樂有趣。而且,我相信未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當時的努力與辛勞所培養出來的力量都不會消失。畢竟,一步一腳印踏上的台階,不會輕易地就跌下來。
學習是一件快樂又崇高的事。當你想要知道些什麼、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我想你的學習就已經開始了。
「有範圍的學習」與「沒有範圍的學習」
學習除了擁有二大類以外,還可以是否具有到達目標的「達陣點」,也就是指是否擁有範圍,來作為區分的準則。
例如:會計師等各種資格考試、大學入學考之類的學習,只要合格通過考試就結束,便是典型的「有範圍的學習」。相反的,培養文學素養、追求經營管理能力、或提升溝通能力等之類的學習,不但沒有特定的考試,連學習的教材都是無止盡的,這就沒有範圍可循。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把所有的學習以縱座標「武器」或「連結人與人的智慧」,及橫座標 是否有範圍來加以分類。
這就是「矩陣學習法」的定義。
別輕易認定「不會讀書」
我之所以會想出前面所提的「學習表」是有原因的。其中之一就是有非常多的人因為受困於「記憶的學習」也就是所謂的「讀書」,而變得討厭學習。
但是,只因為升學考試或資格考試失敗了,就認定自己「不會讀書」而自暴自棄,未免也太可惜了。那不就等於也放棄了學習原來的目的,其實是在「提升自我、豐富人生」。
學習並非只有「讀書」。就算在「記憶的學習」方面的知識不是很足夠,但是擁有「工作的學習」、或「人生的學習」的智慧的人依然大有人在。
相反的,擅長「記憶的學習」而被稱為「學校秀才」的人,在實際進入職場擔任管理職的時候,卻因為缺乏果斷力或判斷力而不適任的人也很多。
也就是說,生存的能力,是綜合性的力量。如果只是很會學校的功課或是準備考試很在行,還是無法克服人生所有的難關。
畢竟有各式各樣的人生,也有各式各樣的學習。就算不擅長「讀書」的人,也沒有必要只拘泥在「記憶的學習」。
如果能發現「想學的事物」就等於成功了
在學術圈裡我們經常這樣說,只要想到論文「應該寫什麼」而決定好題目時,就等於已經寫好了。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了要讓自己有所成長,而理解到「現在,自己應該學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有許多人並不知道這一點。
這個時候,前述「學習表」就可以派上用場。使用方法非常的簡單。把前面所說明過的橫軸與縱軸畫好,到目前為止自己已經學習過哪些東西?今後應該要學習哪些等等,任意的以條列方式寫下來,再把它們一個一個擺到表上看看。
然後,思考一下將來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想做什麼事?並且試著想像這些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有哪些。這麼一來,自己目前還欠缺什麼能力?現在應該做什麼,應該可以看得清楚吧!
在這之中,如果能思考出「自己現在應該優先學習什麼」,把所有要學習的項目訂定優先順序,並且嘗試建立中期、長期的學習計畫,那就更好了。
現在回想起來,在過去的日子裡,我總是很自然地在腦海裡思考著「學習表」,藉以了解自己當時的位置,並訂定今後的目標及學習計畫等。然後在一一完成這些計畫後,我便一步一步越來越接近目標。
當然,現在的我依然持續在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